捕捉黑澤明的電影節奏 – 幀影幀畫

沒聽過導演黑澤明、也應該聽過電影《七武士》,沒聽過電影《七武士》,也應該在報章雜誌上讀過”羅生門”這個用語。能讓電影名變成一個日常性、新聞用語,你就該知道黑澤明的影響力有多大了。

黑澤明電影大部分都是黑白老片,到底該不該追? 他的電影到底有何魔力,可以影響到西方導演如喬治.盧卡斯,東方如杜琪峰?  能想到用《復仇者聯盟》片段來分析日本大導黑澤明作品的人,大概也只有閱影無數、幀影幀畫頻道的Tony才有辦法了。馬上來看他如何捕捉黑澤明的電影節奏

感謝Aoi及Han日文支援

黑澤明(1910年3月23日-1998年9月6日),日本知名導演。一生共執導了三十部電影,其中許多具有世界知名與影響力,如《羅生門》、《七武士》、《大鏢客》、《天國與地獄》、《德蘇烏扎拉》、《影武者》、《亂》等代表作。是使日本電影走向國際化的重要導演,也是日本近代電影史的重要人物,被譽為「電影界的莎士比亞」。

黑澤明自己曾說他深受美國電影大師約翰·福特的影響,在敘事方式上擅用好萊塢的經典敘事法來處理,所以他的電影和其他日本電影大師相比,更加融合了西方特色,因此較容易為西方觀眾所接受,1985年的《亂》就完全體現了他東西合壁的藝術表現力。

黑澤明之所以那麼受人尊崇,除了他執導才華出色外,通常他都兼任編劇、監制和剪接等數職,堪稱全面的電影製作人。因此,他對電影藝術天才的全能掌控力使得他對每齣作品都有嚴格的控制權,個人風格和表現效果能得以完全體現。

 0:17 畫面引導線 Leading Lines

通常個好的畫面,我們會有一個「有趣點」(Point of Interest),而這個「有趣點」便是整幅相片的重心了,目的便是觀看者能看到這個東西,然後感受到攝影師想表達的故事。而一個很簡單直接的方法便是建立一條「線」,引導觀看者的目光,因此能增加故事性。

一些舉例,看看你能不能知道拍攝者希望引導你目光的故事重心?

0:37 Sidney Lumet

薛尼·盧梅(Sidney Lumet,1924年6月25日-2011年4月9日)是一位美國電影導演,曾多次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並執導過許多經典電影。如1957年的《十二怒漢》及1974年的《東方快車謀殺案》

奧斯卡被提名過4次最佳導演,均未獲獎,照片中獎為2005年奧斯卡的最佳榮譽獎項:

 1:38 Robert Altman

勞勃·阿特曼(Robert Altman,1925年2月20日-2006年11月20日)是一位美國電影及電視導演,曾經5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於2006年獲得奧斯卡榮譽獎。知名的作品包括《外科醫師》( Mash, 1970)與《納許維爾》(Nashville, 1975)。
阿特曼執導風格獨特,多用自然主義手法,在多部電影都不跟劇本叫演員自發演出,亦時常在一個角色未完成對白時已讓另一個角色開始說話。莉莉·湯姆琳及梅莉·史翠普在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上,頒奧斯卡榮譽獎給阿特曼時用此手法回敬他(蠻好笑的喔):

3:20 史匹柏的一鏡到底

請參閱小弟拙譯:史匹柏的隱藏技:一鏡到底 

7:36 Paul Verhoeven

保羅·費爾胡芬(或譯范霍文,Paul Verhoeven,1938年7月18日-),荷蘭著名電影導演、劇作家、製片人。他以製作科幻電影和劇情片見長,其作品中往往包含有較多的暴力和性元素。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在好萊塢攝製的《機器戰警》(1987年)、《魔鬼總動員》(1990年)、《第六感追緝令》(1992年)、《艷舞女郎》(1995年)和《星艦戰將》(1997年)等。

他的作品評價毀譽參半,最近的一片個人還蠻喜歡的是《黑色名冊》(Black Book,2006)
故事是由真人真事啟發,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時一名荷蘭猶太人女子在納粹軍中當臥底的經歷。它破了荷蘭片製作費最高紀錄,並是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它是2006年荷蘭電影節取得最多獎項的電影。

女主角很眼熟嗎? 是的,她就是《權力遊戲》的紅袍女!